首页 >> 正文

【聚焦十二五·展望十三五②】科学研究实现新突破 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2015年12月17日
人点击

 

“十二五”期间,学校深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科研管理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大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力度、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大力推进高水平科研项目的预研、强化对中青年科研骨干的扶持和培养,全面超额完成规划目标,在科研平台建设、项目争取、成果产出、科研获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国家科技平台实现“零”的突破

“十二五”期间,新增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13个。其中,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重庆市重点社科人文基地2个、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1个、重庆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重庆市咨政中心1个、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研究中心1个、重庆市技术应用中心1个。科研平台布局日趋完善。 2015年 10月 23日 ,科技部正式发文,我校申报的“智能制造服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认定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成功实现了我校国家科技平台“零”的突破。迄至2015年12月已建成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4个。同时,学校建校级众创空间8个,市级众创空间6个。

‍‍   

高水平科研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

“十二五”以来,高层次科研项目总量保持平稳增长,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18项,比“十一五”期间的65项,增长81.54%;获得教育部项目73项,比“十一五”期间的42项增长73.81%;获得其他省部级项目650项,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16%。标志性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2011年、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2014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2011年)。其中,文传浩教授主持的“三峡库区独特地理单元‘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研究”,获批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邹璇教授主持“我国分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人口、教育、就业和迁移政策仿真模型及技术支撑平台构建研究”,获批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杨继瑞教授主持的“我国房地产税改革研究”,获2011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在我校,都是历史性突破。

科研经费实现大幅增长

“十二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总体实现大幅增长,全校各级各类纵、横向科研合同总经费达2.7362亿元,比 “十一五”期间0.94亿元增长281.09%。2013年国家级项目1046万元,国家级项目经费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

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

“十二五”期间,发表重要刊物856篇,比“十一五”期间的403篇增长112.4%,三大检索752篇,比“十一五”期间的506篇增长48.62%;出版专著228部,比“十一五”期间162部增长40.74%;授权发明专利78项,比“十一五”期间14项增长457.14%;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70项,比“十一五”期间43项增长62.79%。

科研咨政服务成效明显

“十二五”期间,学校继续加强与政府、企业的交流,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各类咨政咨询项目1000多项,其中300余项咨询成果被各级党政机关决策采纳。2014年,获得重庆高校优秀成果转化资助项目3项,立项数居市属高校第一位。我校成为重庆市第二批知识产权示范单位。

科研制度建设实现创新

“十二五”期间,出台了《重庆工商大学科研成果管理办法》、《重庆工商大学学术期刊分类表》、《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重庆工商大学重点科研机构建设和管理办法》、《重庆工商大学关于科研促教学的若干意见》、《重庆工商大学关于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具体措施》等制度文件。

高水平学术交流有效开展

全校承办的各级各类学术会议共有100多个。有代表性的学术会议如“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区域与城乡一体化学术研讨会”、“大国城市化前沿问题学术论坛”、“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七次研讨会”、“长江经济带高峰论坛”、“2015年可靠性管理与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等。举办校级学术讲座400余场。

科研管理服务有序有效

“十二五”期间,学校获得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先进集体”,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科委“重庆市科技系统先进集体”,重庆市社科联“重庆市社科规划管理工作优秀集体”等多项荣誉。

上一条:【聚焦十二五·展望十三五③】学科建设成绩显著,学科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
下一条:【聚焦十二五·展望十三五①】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