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入选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为契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一体化、项目化、协同化、特色化、精品化“五化行动”为抓手,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体化推进。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科研育人、组织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等10个“育人中心”,构建一体化工作体系,夯实基础、强化责任。制定“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印发“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年度工作要点,明确工作责任书、实施路线图和完成时间表。按照“一体化丰富育人内容、一体化推进综合治理、一体化提供育人服务、一体化建设思政队伍”工作思路,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为核心,实施立德树人贯通工程,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以思政课堂改革为引领,实施立德树人融合工程,推动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社会实践、网络思政的深度融合。
项目化推行。学校在教育部拨付经费的基础上,统筹安排专项经费100余万元,用于课题立项、精品培育和经验推广。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专项课题招标,就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协同机制、“十大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自贸港建设背景下高校党建创新等问题,动员全校专家参与。按照每个育人中心不少于3个项目平台的标准,积极搭建具有学校特色的项目化育人平台。各“育人中心”积极探索,积累推广改革经验,如科研育人中心成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更路簿”研究中心;网络育人中心搭建立海南省易班发展中心、海南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管理育人中心积极推进功能性党支部、南海记忆共享空间、学生心理之家、红船领航党员之家等11个学生宿舍区共享空间建设;实践育人中心成立大学生创新院、创新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心理育人中心加强二级学院心理工作室建设等,确保各项育人功能落地见效。
协同化推动。完善学校领导深入学生、联系教师制度,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重心下移,将重点放到关心关爱师生上、放到解决师生实际问题上,广泛凝聚育人合力。严格落实校领导上思政课要求,实现校领导上形势与政策课全覆盖。建立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室、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等开放日制度,实现育人资源的协同共享。积极组织“一堂好课”教学示范观摩活动,推进校内课程育人资源协同共享。成立海南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联盟,推进省内课程育人资源协同共享。印发《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指导意见(试行)》《专业技术人员转岗暂行办法》等,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让教师在不同岗位类别之间合理流动。修订《辅导员队伍管理办法》,组织兼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选拔,实现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协同发展。研究制定辅导员、党务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方案,落实“双线”晋升和多元激励、多重保障,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特色化推深。立足区域特色丰富育人内容,充分挖掘琼崖革命和海南经济特区建设资源,在大学生中传承弘扬好“艰苦卓绝,红旗不倒”的琼崖革命精神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创设时事论坛,生动形象地向大学生讲清讲透“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深刻内涵。立足区域特色创新育人载体,围绕海南历史文化和经略南海地理位置,先后成立海南历史与文化研究基地、组建“南海记忆工作坊”、实施“致远成才计划”、创作原创舞蹈《最后的黑冠猿》等,以丰富的形式深化育人成效。立足区域特色改善育人环境,发挥海南热带岛屿风光、南海文化风情、绿色生态风景等资源优势,实施海甸校区三年更新工程,改善育人环境。深度开发南海历史和海大校史文化,完善校史馆建设,举办“校园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科技文化节”等,大力推进文化育人。
精品化推广。坚持质量第一,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引导各单位把各项工作重心和目标落在育人效果上。对标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建设标准和要求,印发《关于培育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的通知》,探索可辐射、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推动形成“一校数品”。截至目前,学校已有2个项目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个单位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5个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