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单位:
根据《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关于开展2025—2026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工作的通知》(渝高学会发〔2025〕6号)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依据《重庆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推进教育现代化规划(2024—2035年)》,开展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服务重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决定开展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25—2026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本质特征、内涵要求和目标路径,按照教育强国、教育强市行动要求,聚焦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坚持问题导向,开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助力重庆高校数字化转型,助推重庆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为重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立项要求
(一)立足重庆实践,促进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范式创新,赋能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赋能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赋能重庆高等教育管理水平提升。
(二)坚持问题导向,贴近重庆高校实际,着眼重庆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的体系化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与实际应用,突出创新性和实践性。
(三)明确目标任务,研究设计科学,研究路线清晰,研究举措具体,研究基础扎实,研究力量较强,研究成果可期。
(四)注重推广应用,选题应具有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价值,在高等教育教学实践领域具有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三、立项类别
(一)申报类别。本年度课题分为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两类。申报者参考《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25—2026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附件1),根据研究需求、自身优势、团队条件选报课题类别。
(二)申报数额。本次课题申报仍采取各单位限额申报的原则,我校申报总数不超过20项,其中重点课题不超过总项目数的1/3。
四、课题资助
(一)重点课题5000元∕项,分两次拨款,在提交开题报告后拨款50%,剩余的50%在结题后划拨。
(二)一般课题(含分支机构专项课题,其经费自筹)由所在单位酌情予以资助。
五、申报条件
(一)课题申报人可根据《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25—2026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附件1)的选题范围,结合我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及本单位、本学科领域的实际确定课题题目。
(二)学会课题申报者必须是实际主持工作和从事课题研究工作的负责人且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须由2名校内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
(三)每个课题负责人限报1项。截止2025年9月30日前,凡学会课题未结项的负责人不得申报。近5年已有相同或相近立项课题,或已有较为成熟研究成果的,如无创新和推广应用成果的不再申报。
(四)经课题申报人所在单位管理部门审核,已获得同级或更高级别的高教课题立项的相同研究内容的课题,不得重复申报学会课题。对已推荐参加同级或更高级别的高教课题评选,未获立项的课题,如研究内容没有实质性更新的课题,也不得重复申报学会课题。
(五)申报重点项目的团队,除课题负责人外,不超过8人;申报一般项目的团队,除课题负责人外,不超过6人。
六、研究时限
本次课题完成时限一般为2年(需要一定周期的实验性研究和以专著为主要成果的基础理论研究,原则上可延长1年)。
七、材料报送
本次课题申报截止时间为9月30日。申报人可按学会课题指南(附件1)要求填写《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同时填写《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课题设计论证>活页》(附件2)一式2份,《2025—2026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汇总表》(附件3)一式一份,统一用A4纸双面印制装订。所有纸质申报材料报送到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厚德楼6006),同时发送附件2、附件3至邮箱gaojiao@ctbu.edu.cn,邮件注明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请,主题“姓名+课题名”,逾期未收到申报材料视为放弃本次申报。
联系人:汤蕤蔓
联系方式:023-62768848
附件:
1.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2025—2026年度)
2.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3.2025-2026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汇总表
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政策研究室
2025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