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积极发挥学科优势 推动国别和区域研究高质量发展

2021年06月30日
人点击

上海外国语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践行“四个服务”,立足多语种优势,坚持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智库建设“三位一体”,推动国别和区域研究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大国外交贡献智慧和力量。

做强语言优势,发挥多语特色。坚持以外语学科为根基,围绕多语种特色进行国别和区域研究战略布局。建设34个国别和区域研究机构和基地,覆盖30余个语种;共有专兼职研究人员200余名,其中96%的研究人员掌握研究对象国所使用的官方或通用语言,实现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全覆盖,打造多语种、广覆盖、层次分明、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的国别和区域研究网络。加强重点非通用语种研究布局,近5年增设9个“一带一路”国别研究所需的语种本科专业,目前外语类专业达28个,授课语种达49种,其中阿拉伯语、波斯语、土耳其语、希伯来语等中东地区四大语种专业全部进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建设交叉学科,培育研究队伍。坚持以“新文科”建设为指引,以语言为工具进行中国特色、中国视角的国别和区域研究的知识生产。大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成立全球文明史研究所、世界艺术史研究所等,探索构建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多语种+”和“AHG+”(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融合发展模式,增设“国别与区域研究”交叉学科,建设“新亚欧区域国别研究”“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研究”2个“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大力培育高水平研究队伍,整合外语、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研究力量,重点引进“战略语言人才”“高峰学科人才”“学科战略人才”,打造跨学科国别区域研究团队。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方式,增加决策咨询类、报刊发文类科研成果认定,建立以“重视资政实效,鼓励协同创新,强调质量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近5年累计发表国别和区域研究类论文1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及丛书70余部。

创新人才培养,加强科教协同。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力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本科生层面成立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卓越学院”,设立多语种国别区域研究、国际组织、外交外事等五个本科生人才培养实验班。研究生层面开设多语种新闻、法律、翻译等硕士班,其中以跨语言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跨国界为特色的“国别和区域研究特色研究生班”入选上海市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搭建海外实习实践平台,与联合国、欧盟、欧洲议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聘请国际组织人士来校讲学,定期派出优秀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为学生搭建国际化实践平台。建设学术共同体,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探索建立教研一体、学研相济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

打造智库集群,服务治国理政。坚持以国家需求和现实问题为导向,建设多语种特色智库集群。成立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目前已举办10余期阿拉伯国家官员研修班和中阿政党研修班,为中阿交流治国理政经验提供平台;发挥中东研究所、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等研究优势,积极资政建言。近5年来,学校共有1800余篇研究报告、政策咨询建议等被有关政府部门采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校内专家发表全球各国疫情报告、动态简报和资政报告等超1000万字,其中100余篇被有关部门采纳。

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研究内涵。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基础性研究,建设语料库研究院,开发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数据库综合平台,为基于话语分析的国际关系和相关政策研究提供基础支撑。建设“全球媒体国际舆情分析系统”和“多语种国际舆情重大事件案例库”,自动采集全球主要媒体1900多个信息源,为国际舆情研究提供信息支持。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类实验室,针对有潜力的知识生长点进行战略性、基础性重点布局,建设区域国别数据与科学实验室、脑与认知科学实验室、数字人文与语言智能实验室和多语种智慧教育实验室等,积极拓展可能的研究领域和应用场景,大力推动国别和区域研究高质量发展。

上一条:北京师范大学以“四个坚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下一条:合肥工业大学坚持“三抓三严” 切实提升党员发展质量

关闭